发布时间:2024-08-30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张歆 责任编辑:张尧
短租房市场近年来蓬勃发展,但在快速扩张背后,却存在房源真实性难以保障,居住环境、安全隐患令人担忧等问题,亟待加强规范和引导。
短租房以其灵活性和便利性,满足了现代人对短期居住的需求。但多数短租房交易全程在网上进行,消费者通过平台在线选房、电子支付后拎包入住。房客与房屋、房东没有直接接触,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让短租房犹如“开盲盒”。
一方面,平台无法展示房源的全部信息,如房屋维修历史、周边环境、噪音等,导致消费者在作出租赁决策时,只能依靠有限的图片、评论等信息来判断;另一方面,房东为吸引租客,可能会通过美化照片、夸大描述等方式进行虚假宣传,使消费者对房源的期望与实际相差甚远。
短租房市场乱象不仅使消费者居住体验大打折扣,损害消费者权益,也会破坏市场诚信体系,影响行业健康发展。消防设施等安全设备的缺失,还会给入住者带来安全隐患。
短租房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加强监管、健全法规、提升标准等措施多管齐下,只有提升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才能让消费者住得更加放心、舒心。相关部门应明确各方责任,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虚假宣传的监管和处罚,确保消费者能获得全面、真实的房源信息。
行业协会和平台应制定更为严格的准则,引导短租房市场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例如明确告知所有可能产生的费用,避免额外收费;加强对房源安全信息的披露,确保消费者充分了解。此外,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房源信息的审核效率和准确性;完善评价系统,提高评价的真实性。
消费者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辨识能力。在预订前,仔细查看房源的描述、图片和位置信息,向房东或平台询问可能产生的费用,更好保护自身权益。
-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国企网或《国企》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