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龙煤双鸭山矿业公司煤矿辅业总公司十年奋进之路

发布时间:2025-08-14 来源:《国企》 点击数: 责任编辑:张尧

分享到: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风雨兼程。龙煤双鸭山矿业公司煤矿辅业总公司在企业高质量发展征程中,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穿越疾风骤雨,历经岁月沧桑,如今已成为非煤产业的转型典范。

破局重生 化茧成蝶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历史的画卷,总是在荆棘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总是在接续奋斗中书写。2015年5月,双矿公司为扭亏脱困,轻装上阵,实施主辅分离,成立煤矿辅业总公司。

重任在肩的辅业人深知,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出的精彩。在经营项目匮乏,发展方向迷茫的初期,该公司领导班子解放思想,运筹帷幄、开拓创新,迅速厘清现实,引领广大职工踏上思想行动的破冰征程,精心擘画一幅长远发展的战略蓝图,以坚如磐石的信念,势如破竹的气势,推动企业快速向前发展。

变革创新 模塑未来   

每一个时代都肩负着独特的使命,每一个阶段都必须有战略的领航。

面对千头万绪的改革发展任务,该公司几任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敏锐洞察企业发展的脉搏,量体裁衣,锚定与之匹配的战略目标引领航向。从立志做非煤产业的主力军、转型发展的领跑者,到全力拓展“六大板块”,再到“一体两翼,双轮驱动”,每一步战略调整都凝聚着破旧立新的智慧,每一项改革都展现着迎难而上的信心和决心。他们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启动“瘦身健体”行动,经过四轮精心选聘,三级机关平稳合并为两级。构建了“月分析、季推进、年评比”的精细化管理机制,将管理效能发挥到极致。  

公司于困境中强势逆袭,绽放出重生的光芒。2022年起,甩掉了“亏损帽子”,实现了从“输血求生”到“造血自强”的涅槃重生!

逐绿前行 实现跨越

昼夜更替,岁月从不回眸;披荆斩棘,蓝图华丽绽放。

十年间,该公司在产业拓展中,以无畏的勇气和前瞻性视野,踏上波澜壮阔的发展征程,多个维度实现了质的跨越。

以绿色革命重塑发展底色,引入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压风余热等供热技术。多经产业同步突破,矿井疏干水变身优质瓶装水,年产量突破1000吨。固废处理领域深耕细作,机制砂、矿井固废料充填等项目,推动产业迈向绿色循环发展的新跨越。

以消除烟尘灰,创建洁净美为突破口,夯实基础,上高标准,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提档升级,为职工创造安全舒适高效的作业环境。创新提出“暖屋暖人更暖心,暖企暖矿暖你我”理念,不仅温暖了百里矿区,更将标准化建设升华为人文关怀,在夯实根基中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着眼节能减排与供热质量双提升,对东保卫、东荣三矿水暖科锅炉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本着“一炉一档,一炉一策”原则实施夏修,科学布设井下、暖风室温度监测点,供热供水能力显著提升,实现连续5个供热季1059天安全稳定运行,在专业化发展进程中实现新跨越。

秉承“安全、高效、务实、节约”的宗旨,精心改造、修建双矿公司大小工程260项。

凭借出色的业绩,该公司先后荣获双矿公司先进党委、双先单位、党风廉政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

十年奋进,铸就辅业人“三特、团队、亮剑、大无畏”四种精神,这是敢于突破的管理创新,是向绿而行的责任担当,是温暖人心的服务情怀,是激励辅业人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

创新驱动 数智引领

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洪流中,该公司敏锐捕捉到数字技术这一“新引擎”,全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紧扣“十四五”发展规划,稳步推进从传统粗放管理模式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变。供热系统实现“一屏控全域”,能耗下降5%,供水网络构建“云端大脑”,高效调配资源。将AI人工智能与人员岗位状态监控、库存管理深度融合,如同忠诚卫士,确保人员安全上岗,又似智能管家,实现库存速查。

创新引入工业内窥镜设备,严把锅炉水质关,部分锅炉创造了10年不洗炉的卓越纪录,为公司节约了成本,提升了运行效率。

依托智能化监控平台,对供热系统进行实时精准监测,热网系统热效率大幅提升,烧失率从1100大卡降至500大卡。供热模式实现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转变,换热站实现无人值守。借助数据与手机APP终端的无缝对接,管理人员能够随时随地动态指挥生产,确保稳定、均衡、安全供热。数智引领,实现管理效能从人力极限到科技无限的巨大飞跃。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披荆斩棘,辅业人书写了壮丽篇章。征途漫漫,唯有奋斗,远方不远,未来正来,站在新的起点,辅业人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向着更广阔的天地进发,逐梦新辉煌。


国企网-《国企》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国企网或《国企》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