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12 来源:《国企》 作者:赵晓光 责任编辑:张尧
龙煤双鸭山矿业公司的党建阵地不是一个物理空间,而是一个思想的磁场。走进任何一个基层区队的党员活动室,扑面而来的不是刻板的标语,而是一种沉浸式的学习氛围。这里,是公司党委将“思想铸魂”从理念转化为实践的生动现场,是点亮党员前行之路的“红色熔炉”。
“三位一体”,让理论“活”起来
“过去上党课,多是念文件、读报纸,形式比较单一。现在不一样了,‘固定课堂’系统深入,‘流动宣讲’送到身边,‘红色微课堂’见缝插针,枯燥的理论变得可亲可感了。”东保卫矿掘进区党支部书记深有感触地说。
该公司党委深刻认识到,理论武装最忌“空对空”。为此,他们着力构建了“固定课堂+流动宣讲+红色微课堂”三位一体的理论宣讲矩阵。固定课堂依托各级党员活动室,定期举办专题学习会、主题党课,确保学习的系统性和深度。流动宣讲则组织理论骨干、先进模范,深入车间、井口、班组,利用工余时间,开展短平快的“微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生产一线。而“红色微课堂”则充分利用线上平台,通过推送学习资料、播放短视频、开展线上讨论等方式,实现学习全天候、全覆盖。
特别是“干部业校”的开设,为干部、党员和技术骨干提供了一个充电赋能的专属平台。业校不仅讲理论,还结合安全生产、技术创新等实际问题和实际操作,各战线主要领导也经常来此授课,让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同频共振。
“情景式”教学,让历史“走”出来
在新安矿红色教育基地,一场别开生面的“情景式党史课”正在进行。参与者不再是安静的听众,可以通过两个大屏幕自己点击看,视频+图片+文章+音乐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参观者感受到全媒体立体式展现。
一位参加完情景党课的党员感慨地说,“这比单纯看书本、听报告震撼多了,感觉党的历史一下子就活在了心里。”
在东荣一矿会议室内,正在开展一场“情景式”教学。该矿将三违行为,日常工作中容易忽视的安全问题,编制成微视频,用身边人演身边事,更让职工们深刻地认识到三违的危害。他们还将微视频发布到工作群中,让职工随时随地能得到学习。
“看身边人演身边事,我更能看得进去,听得进去。通过观看视频,对三违的危害认识更深刻了,也认识到了安全的重要意义,安全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工友、为了家人、为了企业。”一位观看完视频的职工说。
这种“沉浸式教育”正是公司推动理论学习从“纸上学”向“心中悟”转化的关键一招。它打破了传统的“你讲我听”模式,通过影、声、光、电等形式,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将宏大的叙事个人化,更容易入脑入心。
“日月季”机制,让学习“实”下去
为确保理论学习不走过场、形成常态,公司建立了“每日一学、每月和每季一评”的刚性制度。每日一学,通过工作群推送,每天班前、早会学习一条理论金句或一个知识点,做好日常学习,还通过每日考教活动,检验每日学习效果;每月一评,各支部对党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评比公示,每季各单位组织各支部针对学习情况进行评比公示。
“通过每月、每季评比,让我们看到了同先进的差距,明晰了下步抓学习的重点方向,推动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该公司东荣三矿通风区党支部书记说。
该公司党委不仅注重学,更注重理论转化为实际,每次学习要联系工作实际,既要让职工学习理论,还能将理论同实践相结合。
“我们鼓励党员,特别是技术党员要深入一线,跟班写实,在现场工作中,让职工了解更多的理论知识,也让技术人员向老职工了解学习实际工作经验,此举更好地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不断提升各自的专业技术能力。”该公司东荣二矿党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
如今,在双矿公司的各个角落,党建阵地正以其强大的“思想引力”,凝聚起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共识,为公司深化改革、改革转型发展夯实了思想根基。在这里,思想的根,越扎越深;信仰的魂,越铸越牢。
-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国企网或《国企》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