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0 来源:中国网财经 责任编辑:张尧
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表示,科技金融没有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用路径,各国要根据本国科技发展阶段,塑造与之相适配的金融体系。在他看来,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化金融体系结构,使之更加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应有之义。中国人民银行将与各方一道着力培育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市场生态,持续提升金融支持的能力、强度和水平。
今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邹澜表示,支持股权投资机构融资是债券市场“科技板”政策的重点,也是打通债券市场与股权市场连接的关键节点。中国人民银行借鉴2018年推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经验,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创设了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支持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债券,相关具体政策安排激发了市场活力和信心。
邹澜介绍,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5个月以来,科技创新债券融资增量扩面,资金加快流向科创领域,银行间债券市场约280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6700亿元,呈现三个特点:一是科技型企业结构多元、分布广泛。191家科技型企业发行377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涉及集成电路、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前沿新兴领域企业。二是支持发行人灵活选择发行方式,获得更长期限融资。近一半的科技型企业发债期限达到三年及以上,股权投资机构平均发债期限达到5.8年。三是融资成本较低。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获得市场踊跃认购,平均票面利率大约为2%。金融机构积极为科技创新债券提供做市、报价等服务,交易活跃度明显提高。
-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国企网或《国企》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