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费用常年高企 新天药业陷行贿风波

发布时间:2025-05-30 点击数: 来源:中国网财经 责任编辑:张尧

分享到:

新天药业(002873)卷入行贿风波。近日,四川省卫健委下发的一份《关于对举报材料进行核查的通知》在医药圈广为流传,举报材料直指新天药业成都分公司涉嫌向四川省内37家医疗机构超百名医生行贿。举报材料称,新天药业成都分公司存在虚假病例收集、虚假科普项目、开展宴请及娱乐活动、违规开展科室会等行为。实际上,销售费用一直被认为是医药企业可能进行商业贿赂的“重灾区”。近年来,新天药业销售费用整体呈下降走势,不过仍持续处于高位,2022—2024年销售费用率均在40%以上。此外,公司业绩也不理想,已连续两年出现下滑。


被举报向超百名医生行贿


举报材料称,新天药业成都分公司存在多项违规行为,涉嫌向四川省内37家医疗机构超百名医生行贿。


诸如,根据举报材料,新天药业成都分公司被曝收集虚假病例。公司通过向日葵联盟App给医生分配问卷调查项目的方式向用药医生输送利益,四川地区共涉及15家医院55名医生,据不完全统计,金额约7.26万元。同时,公司被曝存在虚假科普项目,指通过微信小程序“朵儿互联网医院”向医生分配科普项目,以此输送利益,科普文章500元/条,科普视频1000元/条,共涉及6家医院12名医生,据不完全统计,金额约2.3万元。


举报材料提到,公司鼓励员工不定期组织医生及医生家属开展宴请或者娱乐活动,如吃饭、采摘、扎染、包场电影院观影等,并在活动中用公司制作的PPT宣传药品,鼓励医生在处方中多使用公司药品。据不完全统计,此类活动于2025年1—4月在四川共举办了19场,涉及41家医院。同时,公司存在违规开展科室会或摆拍科室会的行为,通过伪学术给“带金销售”披上“合法”的外衣,公司高层暗示员工PS会议相关材料,医药代表通过赠送礼品邀请医生配合参与拍照,播放公司的PPT,摆放公司的宣传资料即可完成一场会议报销。


此外,举报信还称公司不定期给医生邮寄礼品以及支付超标的线上讲课费等。


针对这一举报情况,根据网传截图,四川省卫健委下发了《关于对举报材料进行核查的通知》,通知显示,其收到举报信,其中反映“部分医疗机构医生涉嫌收受商业贿赂”等线索。要求相关机构组织核查,对发现违反卫生健康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查处。


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治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主任邓勇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应保持客观态度。如上述举报内容属实,对企业而言,会损害其品牌形象和声誉,将面临监管部门的严厉处罚,还可能导致股价下跌,影响投资者利益。对医疗行业来说,破坏了行业的公平竞争环境,干扰了正常的医疗秩序,更可能影响临床用药安全与患者权益,让患者对医疗服务的公正性和专业性产生质疑。


北京商报记者尝试联系四川省卫健委医疗应急处相关负责人,不过对方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销售费用率超40%


医疗领域的商业贿赂等行为往往藏匿在销售费用中。


自2022年底,新天药业开启研产销体系改革后,公司销售费用已连续两年下降,不过,公司的销售费用率仍维持在高位。数据显示,2022—2024年,新天药业销售费用分别为5.32亿元、4.38亿元、3.72亿元,销售费用率分别为48.93%、45.86%、43.34%。


销售费用构成上,2024年,新天药业在职工薪酬及福利、市场开发与推广费投入的费用最多,分别为1.95亿元、1.26亿元。不过,与上年同期相比,职工薪酬及福利出现大幅增加,而市场开发与推广费出现大幅下降,上年同期分别为5858.99万元、3.04亿元。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公司销售人员数量同比下降,由2023年末的1206人下降至2024年末的1049人。


此外,2024年,新天药业会议费、广告宣传费在千万元以上,分别为1111.32万元、1026.05万元;其中会议费大涨,上年同期为277.15万元。此外,公司销售费用还包括业务招待费、差旅费、促销活动费、办公用品、房租及通讯费、咨询服务费。


邓勇表示,之所以医药企业销售费用成为商业贿赂“重灾区”,首先是由于医药产品的专业性强,信息不对称程度高,消费者(患者)在药品选择上依赖医生等专业人员的建议,药企为使产品更多地被使用,有动力通过销售费用向相关人员进行利益输送。


邓勇指出,目前商业贿赂手段日益隐蔽,如通过赞助科研经费、学术会议费等形式进行利益输送,难以从正常的销售费用中准确甄别。同时,医药行业涉及众多企业、医疗机构和人员,监管资源有限,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和成本。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表示,防范医药领域的商业贿赂情况需要政府、企业、医疗机构和医生、社会公众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形成全社会的共同治理,才能有效地遏制医药企业商业贿赂行为的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2022—2024年,新天药业研发费用分别约为2158万元、3813万元、4047万元,虽然持续上涨,但与高企的销售费用相比,新天药业研发费用略显“吝啬”。


业绩连降两年


目前,新天药业还面临着不小的业绩压力。


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年,新天药业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0.88亿元、9.54亿元、8.58亿元;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1.12亿元、0.81亿元、0.52亿元。营收、净利均出现持续下降。


资料显示,新天药业专注于中成药新药,集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主要从事以妇科类、泌尿系疾病类用药为主,且涵盖口腔类、乳腺甲状腺类、抗感冒类、清热类、补血类、心血管疾病类、抗肿瘤类等领域疾病用药的中成药产品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


新天药业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近年来,整个中药行业产品供需关系面临短期波动,同时因原材料持续上涨,对中药企业当期经营业绩形成一定压力。


今年一季度,新天药业净利同比降逾七成。财务数据显示,报告期内,新天药业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1.93亿元,同比增长8.93%;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418.75万元,同比下降73.11%。


针对公司相关情况,新天药业证券部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目前不方便接受采访。



国企网-《国企》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国企网或《国企》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